炎炎夏日,警惕脑卒中
很多人误以为脑血管病只在冬季高发,但事实并非如此。有研究表明,当气温上升到32℃以上时,脑卒中的发生率较平时高出66%,并且随着气温的升高,危险性还会增加。
一.为什么脑卒中会在夏季高发呢?
1. 高温脱水:血液黏稠的“沉默杀手”高温下人体每日出汗量可达2-3升,若未及时补水,血液浓缩使红细胞压积升高30%以上,血流速度减缓,极易形成血栓,发生脑卒中。
2. 空调温差:血管的“过山车”挑战从酷热的室外进入温度很低的空调房时,较大的温差使体表血管迅速大面积收缩,血压波动剧烈,提升了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加之有的老年人本身有动脉粥样硬化,很容易导致脑卒中。
3. 冷饮刺激:胃肠道的“连锁反应”过多的冷饮、冷食会导致口腔血管收缩、食道痉挛和心脏负荷过大,暴饮暴食容易引起腹泻、消化不良等问题,还会导致高血糖、高血脂等疾病,这些都可能增加中风的风险。
4. 代谢紊乱:隐形健康炸弹高温天气引起的过度出汗可能会导致电解质的丢失,而夏季高糖冷饮的摄入会使血糖波动这些代谢异常共同加剧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增加中风的危险。
二、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
一般分为三种: 1、缺血性脑卒中是由血栓引起的大脑动脉阻塞。 2、出血性脑卒中发生在脑动脉破裂时。 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称小中风)是由暂时性阻塞引起的。
高温天气出现的中风,又称为“热中风”,大多属于缺血性脑卒中。
三、如何正确识别脑卒中?脑卒中的症状主要包括突然出现的口眼歪斜、言语不利、一侧肢体无力或不灵活、行走不稳、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脑卒中可防可治。根据“中风120”“BE FAST口诀”识别脑卒中早期症状简便有效。(一)“中风120”口诀。“1”代表“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2”代表“查两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0”代表“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
(二)“BE FAST 口诀”。“B”——Balance是指平衡,平衡或协调能力丧失,突然出现行走困难;“E”——Eyes是指眼睛,突发的视力变化,视物困难;“F”——Face是指面部,面部不对称,口角歪斜;“A”——Arms是指手臂,手臂突然无力感或麻木感,通常出现在身体一侧;“s”——Speech是指语言,说话含混、不能理解别人的语言;“T”——Time是指时间,上述症状提示可能出现卒中,请勿等待症状自行消失,应立即拨打120获得医疗救助。
四、发生脑卒中怎么办?
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及时发现卒中的早期症状极其重要,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效果也就越好。患者在发病后立即送达有救治能力的医院或卒中中心单位,得到规范的治疗,可增加恢复的机会,提高生活质量。
五、怎样预防脑卒中发生?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的防治脑卒中。
1、清淡饮食;
2、适度增强体育锻炼;
3、克服不良习惯,如戒烟酒、避免久坐等;
4、防止过度劳累;
5、注意天气变化;
6、保持情绪稳定;
7、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发现问题早防早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