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防控小知识
麻疹 1.什么是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它有个绰号——“见面传”,可见其传染性之强。 麻疹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从潜伏期末(发病前两天)至出疹后5天内眼结膜、鼻、咽、气管的分泌物均含有病毒,病毒主要通过感染者 打喷嚏、咳嗽、说话、呼吸等产生的飞沫或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 在疫苗前时代,麻疹发病率很高,呈世界性分布,它是危害儿童生命健康的极其严重的传染病之一。 1959年我国报告麻疹944万例 报告死亡人数约30万 年报告发病率达1432/10万 病死率约3% 使用疫苗特别是开展计划免疫后 我国麻疹发病率明显下降 近年来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以安徽省为例 2015年至2020年麻疹发病率持续下降 特别是2019年和2020年 麻疹发病数已降至60例以下 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 消除麻疹发病率需低于1/100万的目标 2.麻疹的主要症状 麻疹的主要症状是发热、出疹,典型的麻疹首先表现为发热,体温达39~40℃。可伴有流涕、喷嚏、咳嗽流泪、畏光、眼结膜炎等症状, 发热2~5天后面部出现红色斑丘疹,自面、颈部开始自上而下,波及躯干和四肢,皮疹出齐后,依出疹顺序逐渐消退,疹退同时体温也 下降到正常,病情自愈。 麻疹常见的并发症有肺炎、喉炎、中耳炎、脑炎,其中以肺炎常见。 3.麻疹的治疗原则 感染麻疹后应隔离治疗,临床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4.麻疹的预防措施 接种疫苗是预防最有效的措施!儿童在8月龄、18~24月龄各接种1剂麻腮风疫苗,未感染过麻疹、且既往无含麻疹成分疫苗免疫史或麻疹疫苗免疫 史不详的其他人群推荐接种1剂次含麻疹成分疫苗,发现麻疹疫情后,患者周围密切接触者应按照卫生防疫人员的建议及时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 那么 还有其他预防措施吗? 当然有⬇ 其他预防措施还包括: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着口鼻并妥善清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 保持双手清洁 双手沾染呼吸系统分泌物(如打喷嚏后)要立即洗手 如果出现发热、红色皮疹、咳嗽等症状要尽快到医院诊治,去医院就诊时应戴上口罩,患者应根据医嘱住院或居家隔离治疗,避免 将疾病传染给其他无免疫力的人群 安徽疾控友情提醒 麻疹多发于冬春季节。 近年来随着免疫规划工作的持续开展及人们防控意识的增强,麻疹发病率较以往有了大幅度的降低。但因为麻疹的传染性很强,免疫空白人群依然存在,且麻疹在我国尚未消除,所以我省仍有麻疹局部爆发的风险,我们还需继续做好疫苗接种及麻疹防控工作。